庄医师的故事

母爱的形象/山高木讷

  庄医师自幼便信仰天主,到了国中,当多数同学还懵懵懂懂的时候,他已渐渐对教义发生浓厚兴趣,也自发出一些热忱。他开始研读教义,并开始思考「付出」这个词的意思。看到教会墙面的壁画斑驳了,他便拿起画笔彩墨修复;上了中学、大学,他更会和修女、同学游历贫穷村落,想要做些事情。当然,这个时候他还不清楚自己能付出什么。

  他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国中高中都是台中一中,父亲对他寄与厚望,期待他重承祖父衣钵悬壶济世。但人总有叛逆期,大学发榜,他舍医学院而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核能工程学系;父亲难免无奈与失落。一学期后,他发现自己离不开「人」,整日面对仪器和化学分子实在不符兴趣,于是自行休学,来年重考进高雄医学院。

           进入大学,他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思考宗教、人生的问题。这段时间他也研究佛经、道家经典,细思寻索过后,他还是以天主为依归。二十多岁的他是这样想的——人的脑袋小的有限,透彻不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但在圣经里有神的想法,这本书用几千年的智慧描绘出人生的蓝图。人被囿于现实、囿于死亡,在现实世界中难于找到永恒的意义;永恒的事物存在于另一种世界。然而,永恒的世界究竟在哪哩呢?对于这个问题,他花许多时间翻寻圣经;另一方面,他还必须用功读另一种书,那就是医学的教科书,毕竟他还是医学院的学生!而日后水到渠成、机缘和合之时,这两本书将合而为一,答案自然浮现。

  医学院顺利毕业,庄医师成为一位内科医师,在彰化老家开业,选定他生命中的第二种姿态。行医是一份人人称羡的职业,却也是质量极差的工作。医生睁眼所见的世界景象是苦痛与折难的,工时长,肩负着性命考验;时日一久,医师自然会思考这份职业的意义。思考过后,庄医师转往台中发展。

  民国70年,台中顺天医院聘请庄医师主持小儿科部门,来求诊的患者,经常有身心障碍的孩子,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是必然的现象,因为1980年代是台湾起飞的年代,经济发达,台中也随之繁荣。社会的人口增加,身心障碍的孩童人数也成比例增多。这些孩子不仅需要治疗,还需要漫长的复健;也因为如此,庄医师在医院成立复健部门。五年后,庄医师离开顺天医院自行开业,而顺天的复健部门也因而停摆。

  自行开业后,五、六位原本在顺天医院的孩子家长也找到了庄医师的诊所,庄医师便在诊所二楼开辟育儿教室,照顾这些孩子们。1988年是转捩的一年。当时台中有位澳洲籍的老医师郭瑞琳医师,他在台中照育肢体残障和脑性痲痹的孩子已超过三十年,年逾六十的他渐渐负担不住重荷,必须告老还乡,可是他手中仍有十多位孩子。在社会局的转介下,老医师与年轻医师相会。

  年轻的庄医师很挣扎,他的血液鼓动他接手,但理智却冷静地劝他——现实上负担不起。心与思相冲突时,他踏进教堂祷告,连续数月。一日下午,凝神跪祷时,心里传来了声音,那声音说︰「做做看吧!如果成功,现在的烦恼是多余的;若不成功,不过是回到原点,回到现在的样子!」那声音是从哪传来的?是圣母、天主或是庄医师内心的声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年,台中身心障碍的儿童有了为他们量身订做的国度。

  园所该取什么名字呢?庄医师想到「玛利亚」,因为园所的老师要如母亲般地照顾孩童,而玛利亚是母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