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形象
莊醫師自幼便信仰天主,到了國中,當多數同學還懵懵懂懂的時候,他已漸漸對教義發生濃厚興趣,也自發出一些熱忱。他開始研讀教義,並開始思考「付出」這個詞的意思。看到教會牆面的壁畫斑駁了,他便拿起畫筆彩墨修復;上了中學、大學,他更會和修女、同學遊歷貧窮村落,想要做些事情。當然,這個時候他還不清楚自己能付出什麼。
他是品學兼優的孩子,國中高中都是台中一中,父親對他寄與厚望,期待他重承祖父衣缽懸壺濟世。但人總有叛逆期,大學放榜,他捨醫學院而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核能工程學系;父親難免無奈與失落。一學期後,他發現自己離不開「人」,整日面對儀器和化學分子實在不符興趣,於是自行休學,隔年重考進高雄醫學院。
進入大學,他有更多的時間和能力思考宗教、人生的問題。這段時間他也研究佛經、道家經典,細思尋索過後,他還是以天主為依歸。二十多歲的他是這樣想的——人的腦袋小的有限,透徹不了人生的意義和目標,但在聖經裡有神的想法,這本書用幾千年的智慧描繪出人生的藍圖。人被囿於現實、囿於死亡,在現實世界中難於找到永恆的意義;永恆的事物存在於另一種世界。然而,永恆的世界究竟在哪哩呢?對於這個問題,他花許多時間翻尋聖經;另一方面,他還必須用功讀另一種書,那就是醫學的教科書,畢竟他還是醫學院的學生!而日後水到渠成、機緣和合之時,這兩本書將合而為一,答案自然浮現。
醫學院順利畢業,莊醫師成為一位內科醫師,在彰化老家開業,選定他生命中的第二種姿態。行醫是一份人人稱羨的職業,卻也是品質極差的工作。醫生睜眼所見的世界景象是苦痛與折難的,工時長,肩負著性命考驗;時日一久,醫師自然會思考這份職業的意義。思考過後,莊醫師轉往台中發展。
民國70年,台中順天醫院聘請莊醫師主持小兒科部門,來求診的患者,經常有身心障礙的孩子,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這是必然的現象,因為1980年代是台灣起飛的年代,經濟發達,台中也隨之繁榮。社會的人口增加,身心障礙的孩童人數也成比例增多。這些孩子不僅需要治療,還需要漫長的復健;也因為如此,莊醫師在醫院成立復健部門。五年後,莊醫師離開順天醫院自行開業,而順天的復健部門也因而停擺。
自行開業後,五、六位原本在順天醫院的孩子家長也找到了莊醫師的診所,莊醫師便在診所二樓開闢育兒教室,照顧這些孩子們。1988年是轉捩的一年。當時台中有位澳洲籍的老醫師郭瑞琳醫師,他在台中照育肢體殘障和腦性痲痹的孩子已超過三十年,年逾六十的他漸漸負擔不住重荷,必須告老還鄉,可是他手中仍有十多位孩子。在社會局的轉介下,老醫師與年輕醫師相會。
年輕的莊醫師很掙扎,他的血液鼓動他接手,但理智卻冷靜地勸他——現實上負擔不起。心與思相衝突時,他踏進教堂禱告,連續數月。一日下午,凝神跪禱時,心裡傳來了聲音,那聲音說︰「做做看吧!如果成功,現在的煩惱是多餘的;若不成功,不過是回到原點,回到現在的樣子!」那聲音是從哪傳來的?是聖母、天主或是莊醫師內心的聲音?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台中身心障礙的兒童有了為他們量身訂做的國度。
園所該取什麼名字呢?莊醫師想到「瑪利亞」,因為園所的老師要如母親般地照顧孩童,而瑪利亞是母親的典範。
《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莊宏達醫師和瑪利亞基金會的生命實踐
人生所擁有的一切,只有在成就愛時才能呈現出他們的價值。
——莊宏達醫師瑪利亞基金會創辦人
《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記錄莊宏達醫師成立瑪利亞基金會,秉持「愛,永不止息」的宗旨,在社會各角落,努力落實身心障礙者就養、就醫、就學、就業的故事。
儘管路途遙遠、艱辛相信只要憑藉著愛,就能一路走下去、實踐生命的價值!
《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