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極重多障服務國際研討會


 

     「第一屆極重多障服務國際研討會」於2013年12/3至12/4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與高雄醫學大學共同主辦,落實學術與實務之合作。會中特別邀請德國、日本、美國與澳洲學者專家,分享國際極重多障歷史、服務、政策及其經驗。德國分享PIMD(極重度智能合併多重障礙)臥床與普通班學生一起上課狀況,充分執行融合教育;日本分享訓練學校老師護理專業後提供醫療照顧,處理PIMD管灌、導尿、抽痰等護理問題。邀請東吳大學周怡君老師以極重度智能及多重障礙福利政策為例,探討台灣身心障礙社會政策模式的建構-資源分配、生活需求、社會政策需求分析,發現沒有任何一個社會政策特別針對PIMD模式。

 

      瑪利亞極重多障服務對象佔收容比率46.6%,PIMD伴隨嚴重智能與肢體障礙,不只造成聽覺、視覺與語言能力重大缺損,亦經常發生吞嚥困難、嚴重癲癇、脊椎側彎壓迫臟器引起肺部功能不足,與異常肌張力引發關節脫位等複雜問題,甚至,需仰賴專業的協助始能維繫生命。會中特邀高醫黃純德醫師針對PIMD口腔照護分享;瑪利亞專業團隊莊宏達醫師、曾繁斐醫師、楊佩瑜醫師、鄭美芬、蔡春足、劉純晶、曾淑芬等均以為服務對象提供安全的環境與設備、完整之護理照顧、個別化肢體復健及合適輪椅與輔具安置,課程設計以知覺與動作之連結與整合;教學活動以愉悅、緩慢、安全為原則分享。莊醫師分析2008年前七年的服務對象死因主要來自噎梗和墜樓,提出改善策略,為進行吞嚥評估,了解服務對象吞嚥障礙的徵兆,將吞嚥機能分四級,第一級:一般原則,營養衛教。第二級:個別化考量食物、食器、姿勢安置。第三級:口腔減/增敏感,口腔機能訓練。第四級:吞嚥訓練、吞嚥電刺激、不宜由口進食。吞嚥攝影檢查期間若有食物嗆入氣管要分析嗆入的原因。適合進食方式之建議,進行姿勢調整(坐姿及頭部姿勢),調整食物之型態,對於需要積極護理者轉介至護理之家、建立癲癇控制之分級監控、增設防護網等,瑪利亞安全策略落實執行主要死因轉為疾病且以肺炎為主。

   

      此次研討會瑪利亞基金會倡議PIMD受教與福利權:反觀目前在零拒絕的教育制度下,PIMD在校時無法得到每日專業支持,故家長被迫接受「在家教育」,因為PIMD需要服務內涵,既有別於以特殊教育模式為主的福利機構,亦有別於以醫療模式為主的護理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