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極早期療育服務國際研討會:0-3歲遲緩嬰幼兒MAP(Maria Ahead-Baby Project)服務模式暨成效發表

 


感謝衛福部社家署簡慧娟署長(圖左三)蒞臨開幕典禮致辭、國外講師Dr.Betty(圖左四)、Dr.Kathleen(圖右四)於研討會進行專題講座,及喬領集團林成森總經理夫婦(圖右二三)持續6年支持0∼3歲遲緩嬰幼兒療育計劃
 
 
     本會於2010年開辦「瑪利寶寶啟蒙中心」,此為國內第一個「0-3歲遲緩嬰幼兒極早療服務實驗計劃」,繼2012年辦理「第一屆極早期療育服務國際研討會」後,於2016年12月再度辦理「第二屆極早期療育服務國際研討會」,累積6年服務經驗,正式發表MAP服務模式暨成效
及MAP學習地圖手冊,建立本土性實證性研究,持續為0-3歲發展遲緩嬰幼兒暨家庭的權益發聲,並於會中獲得衛福部社家署簡慧娟署長認同及重視,承諾將研擬相關計劃及政策協助推動,未來期待能在國內六都設置試辦中心,為此服務模式成功倡議。
 
     我國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服務起源於1980年,近30年來早期療育的觀念已普及並具有成效,然主要集中在3-6歲的服務,瑪利亞基金會創辦人莊宏達小兒科醫師鑑於三歲以前的大腦容量已達成人的85%,國內對於0-3歲遲緩嬰幼兒卻無完整與積極性的服務,因此著手執行與推展,並將其命名為「極早期療育服務」,以喚起國人的重視。
 
    為建立一個良好適切的服務模式,本會特於2009年組織專業團隊,並與當時的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合作,共同參訪美國舊金山大學與柏克萊大學合作之實驗計畫及相關單位後,透過當時早期療育研究所傅秀媚老師的指導,參照美國的模式同時考量台灣在地文化上的不同進行調整,建立以兒童中心(child-focused)、家庭本位(home-based)的介入取向, 並以類家庭( h o m e - l i k ecenter-base)情境設計,進行跨專業的整合性服務。
 
      三歲以下幼兒主要的生活場域是在家庭和社區,專業者應協助家長與孩子在最自然情境下,運用日常生活的例行活動進行學習。「以家庭為中心的MAP(Maria A head-BabyProject,MAP) 極早期療育服務」的四個關鍵要素為1. 自然情境(Nature environment):包括建置客廳、餐廳、起居室和遊戲室等類自然的中心環境,以及運用家庭、社區等自然環境,在不同情境下進行服務提供;2. 整合式服務(Integrated ervices ):視孩子為一全人發展,重視家庭整體需求,團隊中不同領域之專業人員,均具備提供統整性專業服務的能力,包含認知訓練、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以及社工或心理諮商等跨專業合作,進行親子療育活動、家長支持團體及居家專業延伸服務,以發展幼兒潛能及健全家庭功能;3.家長為主要的服務提供者(Parents as mainservices provider giver):支持家長投入並參與在課程中,以及促使家庭成員融入成為支
持系統,透過專業者的示範、引導、諮詢,協助家長成為全方位且有專業能力的療育者;4. 居家生活療育(Routine Activities):發展跨領域的主題學習地圖及樂樂包活動指引,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孩子學習動機和興趣,將活動嵌入日常生活作息中,透過居家療育活動,增加練習頻率進而提升孩子發展功能性行為,以達成個別化家庭服務計劃(IFSP) 的目標。MAP 期待透過漸近式的夥伴關係,在專業支持下達到家長增能empowering parent) 與家庭充權(family empowerment)。
    
     研討會中並邀請到實務經驗豐富的舊金山大學特殊教育與溝通障礙系副教授Dr.Betty Yu 與美國SRI International 早療成效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Dr. Kathleen Hebbeler 針對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以及兒童成效評估等主題進行專題演講,以及國內台大醫院早療中心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做服務分享,以提昇國內專業者的服務視角,並作為相關單位服務提供及政策推動之參考。
 

綜合座談社家署簡杏蓉副組長(圖左三)表達將研擬相關計劃支持,並邀請國內各界代表與會共同討論,包括何淑賢主任(圖左一/臺北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盧璐醫師(圖左二/臺大醫院早療中心)、陳美鈴執行長(圖中/瑪利亞基金會)、孫一信主任(圖左三/吳玉琴立委辦公室主任)、吳佩芳教授(圖左二/臺中教育大學早療碩士班)、廖華芳教授(台灣兒童發展暨早期療育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