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練習愛

 


文/鄭若瑟醫師(瑪利亞基金會董事長)

 

我們的創辦人莊宏達醫師,今年一月出版了一本書《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敘述他一步一腳印地創辦瑪利亞,期間所經歷的各種挑戰與困難,和許多關鍵的奇蹟,而每一天,都是愛的練習。

 

  2013年我從八里療養院院長退休不久,有一天接到莊醫師的電話,邀請我到瑪利亞幫忙,我對莊醫師和瑪利亞的事跡,早有耳聞,能有機會參與,便欣然答應。這十年來,每個星期五門診,再跟不同的團隊一起討論學習,幫助服務對象改善他們的情緖行為,我感覺每次都是愛的練習。

 

2013年鄭若瑟醫師與夫人陳怡成律師第一次拜訪瑪利亞,在愛心家園與創辦人莊醫師以及陳美鈴執行長相談甚歡。

 

在讀大學之前,我從來沒有真正近距離接觸過心智障礙的對象。直到大學二年級暑假,某日剛好經過我家附近一座修女所辦的教養院。突然想到我暑假有一些時間,自己就上門請求修女讓我來當志工。那年暑假,一個星期有兩三天我到教養院陪伴智能障礙的小朋友,跟他們玩盪鞦韆,唱歌,吃點心,常常感受到這些天使們的純真、善良,但同時心裡也興起一個疑問,為什麼天主創造了這樣的孩子?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沒有多久,我在聖經裡面找到答案。

 

  「有一天耶穌和衪的門徒經過一個地方,他們看見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衪的門徒就問衪說:『老師,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耶穌答覆說:『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若望福音9:2-3)。這段聖經讓我深深的感動,所謂天主的工作就是讓人能夠在世上實踐愛,身心障礙者旁邊的人,有更多的機會練習愛。

 

  過完了暑假,大學三年級第一次上解剖課的時候,面對捐獻給我們醫學生學習的大體老師,小時候很怕鬼的我,原以為會很害怕。可是當我的手碰觸到大體時,竟然沒有產生任何的震撼、恐懼,反倒是感到一種平靜。這些大體老師,我不知道他們是誰?生前做什麽?但他們現在很平靜地用他們最後身體的價值,讓我們醫學生有機會學習。心裡除了充滿感激,也讓我領悟到,原來生命輕重在於留下來給人們「什麼樣的價值」,而不是他人如何評價你。這些大體老師,他們沒有說任何一句話,安安靜靜的躺著,但我們卻可以接受到他們做這一件事情的重要價值。

 

  從此到大學畢業之前,連續4個暑假我都參加了教會的兒童活動營,從輔導員到擔任營長,每年與全國來的大專生一起策劃活動,為讓小朋友們能夠有個快樂成長的機會。在每一次的這一類的服務當中,我都能夠體會到,當我們能夠愛,能夠付出的時候,無論旁人有看到或沒注意,從所服務的對象身上便能直接看見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好像已多少能領略孔子所說的「不惑」的心境。

 

  當我在大學七年級準備要選科的時候,我的輔導雷煥章神父給了我三個思考的方向,一是社會需要什麼?二是我能做什麼?三是這樣的選擇,是否符合我自己的信念(信仰價值)?畢業時,雖然我的成績可以留在台大醫院精神科受訓,但我自願選擇到當時沒有人要去的省立桃園療養院。它是一間從日據時代就已經成立的古老療養院,後來歸給省政府,可是裡面完全沒有從醫學院畢業的醫師。當時精神科是五大皆空的科別之一,原因是最沒有成就感且收入最低。因為精神病在當時被排除在公務人員保險以及勞工保險給付之外,病人必須要自費,醫院常常也收不到錢。在民國84年健保成立的前一年,我曾經做過全國的調查,有40%家屬為了治療精神病的家人,不是借錢就是得要賣房子,故精神科在當時是最沒有年輕人要去做的事情。

 

  我民國74年(1985年)畢業後到桃療報到,前面有一位早我兩屆的天主教學長張達人醫師(現仁慈醫院院長),我們是最早一批到桃療工作的醫學院畢業的醫師。我們都選擇了「價值」而非社會的「評價」,因為這樣的選擇,我後來有機會兩度公費出國進修,1990-1991年到加拿大溫哥華學習社區精神醫學一年,1997-1998年再度公費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衛生政策管理碩士。

 

自願選擇到當時沒有人要去的省立桃園療養院,上班的第一年,與陳快樂主任合影(1986年)。

公費出國進修,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衛生政策管理碩士(1998年)。

連續5年赴日本神戶災難心理衛生中心交流分享台灣災後心理重建經驗(2003-2008年)。

 

在溫哥華那一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人本與全人醫療。我的指導醫師跟傳統的醫師完全不一樣,他不穿制服,經常到街上、病人家裡去看病人,態度和善,與病人輕鬆話家常中很自然地評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各層面,因而能訂出全人多層面考量的醫療處置。這經驗引導了我日後看診的態度與專業的發展,從桃療精神科主任、草屯療養院副院長,八里療養院院長,這二十幾年的生涯中都聚焦在社區復健、生活重建的領域。我1999年6月到草屯療養院當副院長,9月就碰到921大地震,之後五年持續投入南投縣災後心理重建,我們採取社區模式,到組合屋、山地鄉、學校、災民家中服務,也開啟臺灣第一個社區型自殺防治工作,因此與日本災難心理創傷中心,韓國水源市心理衛生中心有持續的交流跟合作。

 

  2008年我到捷克參加國際精神醫學會,當年的主題「以人為中心的治療」(person center care),開始接觸到精神康復(recovery)理念及其重要的人物,後續邀請好幾位康復運動的專家來台灣推動。2014年我任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任內發起「好名、好康、好生活」三好聯盟,與台灣精神醫學會、康復之友協會合作下,成功地把精神分裂症改名為思覺失調症,為去污名化邁出重要一步。

 

  其中最特別的是美國的費雪(D. Fisher)醫師,他自己是一位思覺失調症的病人,曾經住院三次,住院第二次時才去唸醫學院,並且在哈佛大學完成他的精神科訓練。我最感動的是他說「病人才是他自己生命的主角,我們專業人員和家屬都是啦啦隊,支持他往前走…無論他的疾病或障礙有多嚴重,他仍然可以過光彩的生活。」精神病人有近一半經過治療可以完全沒有病狀,雖然有人功能退化、長期受症狀干擾,但有足夠愛與支持,他們仍有機會過一個美好生活。我有好幾位病人從20+歲到現在60+歲,幻聽從未間斷過,但有很穩定的婚姻、能教養出大學畢業、工作婚姻皆美滿的孩子。生命可能無法避免疾病、障礙,但愛與支持卻能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活得光彩。

費雪醫師(左)來台推動精神康復(recovery)運動(2014年)。

 

莊醫師是虔誠天主教徒,我們的基金會取名瑪利亞,但她早已是一個跨越宗教、文化的非營利組織,因為愛是全人類相通的,創辦人所塑造出的愛的文化,在這裡處處可見。在精神醫療領域近十多年才起步學習的康復理念,我發現在瑪利亞早就是日常。在醫院我們都叫病人,在瑪利亞我們則稱為服務對象;在醫院我們稱為治療,瑪利亞講的是支持;每年服務對象、老師、家長會一起坐下來討論他們的ISP(個別化支持計畫),許多孩子的看來困難重重的夢想,團隊們都努力支持他們實踐,讓這裡的每一個生命都活得精彩。這樣人本又貼心的工作模式,在醫院、包括精神社區復健機構是做不到的。所以說,我在瑪利亞,每次接觸都在練習愛。

2022年3月25日莊創辦人與鄭董事長於極重多障服務大樓落成典禮感謝所有幫助瑪利亞的恩人。

 

  我看到瑪利亞承載了來自臺灣各地甚至世界許多角落的愛心,因為很多捐款人、社會人士的支持,瑪利亞的許多新創服務、願景一樣一樣地慢慢實現。今年極重多障大樓的落成就是一個台灣愛的能量凝聚的成果,大家支持我們為最小、最弱的孩子服務的心願。瑪利亞已成立34年,許多孩子也將邁入中老年,我們也看到家長們逐漸老化,對孩子放不下的焦慮與擔心。瑪利亞下一段的任務是發展完整的安老服務,包括財產信託、不同模式的心智障礙者的長期照顧,需要建造一棟中高齡生活照顧大樓,讓家長們可以安心,我們需要社會大眾繼續支持,因為你們的愛,瑪利亞的天使可以繼續老得光彩。

「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在瑪利亞,我們愛的能量被淬練出來,在每天的生活跟工作當中去練習。

 

 

鄭若瑟 醫師

.最高學歷:美國霍普金斯大學 衛生政策所 碩士

 

.現職:

瑪利亞基金會 董事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醫學部社區精神科 顧問主治醫師

善意溝通修復協會 常務理事

 

.專業領域:善意溝通、精神病復健、創傷壓力症、憂鬱症、災難心理復健與自殺防治。